基隆廟口夜市的「廟」指的就是隱身在夜市中的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已有百年歷史,是基隆市區最大型的廟宇,廟內供奉的是開漳聖王,也就是唐朝的陳元光將軍,其誕辰迄今已有是1,300多年。開漳聖王是河南人,在唐垂拱二年(西元686年)奉命平定閩粵,由於開拓邊疆,安撫當地民眾,恩澤及於閩臺,死後封為開漳聖王。基隆的漢人先民大多來自中國閩南,因而對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的德威,非常仰慕;而在基隆建廟奉祀。
當時由基隆地方士紳等購買外木山十多頃田地為廟產,以木料建廟其上,但是後來由板橋望族林本源等捐獻現在仁愛區王田里現址,並獲得地方熱烈響應,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建成,當時的奠濟宮、精工細琢,非常壯觀。
二次世界大戰奠濟宮也遭炸燬,再加風雨侵蝕多年,宮廟殘破不堪,民國53年由地方人士捐款修建並興建前殿及兩廊鐘鼓樓,使基隆奠濟宮有今日之規模。
一般由入廟的階梯數多寡來分辨廟宇的大小以及參禮神祈地位的高低,奠濟宮主祭為開漳聖王陳元光將軍,並奉祀各方神明,開漳聖王在一般民間信仰的道教神明排行上並不是很高,但是在漳州移民心中的地位卻是至高無上的,傳說中的聖王,是唐代的武進士,其不僅平定閩粵邊境之亂,並曾上奏請建漳州,死後地方百姓為崇功報德,在各地建廟隆祀,因此基隆以“七階”大廟來供奉聖王,所以也稱奠濟宮為「聖王宮廟」。
走入廟殿內,殿內的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熱鬧非凡的街道中,竟存在著一間這麼古樸且香火鼎盛的廟宇,經年累月總是有著一批又一批的信眾前往膜拜,每年農曆2月15日奠濟宮暨協辦單位得意堂第十組一大早就會舉行祭典,下午則有遊境拜廟的活動,當天奠濟宮管理委員會還會聘請歌仔戲公演兩天,祈求風調雨順,若有人加棚謝戲,還會熱鬧個三、四天左右。
奠濟宮
景點地圖
地點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7之2號
電話
02-24252605
停車場
基隆東岸地下停車場站
信二路公有停車場
時間
07:00~22:00
票券
免門票
路程
1. 自行開車:國道1號→下基隆端交流道→中正高架道路→仁一路→可停於東岸地下停車場後,步行5分鐘。
2. 大眾運輸:搭乘火車或客運至「基隆站」下車,直走忠一路,右轉愛三路後,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
3. 搭乘T99濱海奇基線於「廟口夜市站」下車。